宝宝总爱故意撞头,并非是“自虐”行为,其中的原因家长要弄清楚 DATE: 2023-10-01 00:43:00
宝宝在年龄比较小的时候,可能会经常做出一些令大人们看不透的故意行为 。比如有些宝宝就经常会出现故意撞头的其中清楚行为。
小乐妈妈有一段时间就发现 ,长弄小乐经常会出现自己撞头的自虐情况 ,并且在撞头之后 ,宝宝并非还会扭头看看妈妈,总爱撞似乎在期待着什么。故意
而妈妈最初对于孩子撞头的其中清楚原因也是不太清楚,不过在看到孩子撞头之后,长弄马上就去阻止了孩子的自虐行为 ,将孩子抱在怀里,宝宝并非询问孩子撞头的总爱撞原因,但是孩子却闭口不言 。
后来,小乐时不时就会出现撞头的情况,家里人也非常积极的去阻止小乐的这种行为,不过,小乐撞头的频率并没有得到改善 。
并且,似乎小乐对于撞头这样的行为十分感兴趣 ,因为每次当妈妈或是家人来阻止小乐的时候 ,小乐都有一种高兴的感觉 。
妈妈看到小乐的这种状态,甚至一度以为孩子的精神出现了问题 ,是不是起那些时候把脑子撞坏掉了。
于是,妈妈就在周末的时候,带着小乐找到了自己一个在育儿机构工作的朋友 ,咨询孩子到底是为什么撞头 。
01
孩子总故意撞头的原因是什么?
《幼儿教育》中提到:孩子情绪调节能力,控制能力都较差,如果母亲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便以自伤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幼儿教育》中提到 :孩子情绪调节能力,控制能力都较差,如果母亲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便以自伤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朋友告诉小乐 ,其实孩子撞头的情况在实际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见的 一种现象,孩子之所以会经常撞头,其实主要是因为这些原因:
①孩子缺乏关爱 ,可能会采用撞头的方式来引起家长的注意
一些孩子因为年龄太小 ,自身还不具备基础的沟通交流能力 ,想要获得父母的关爱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去做时,就有可能会做出这样的行为 。
因为孩子知道,当自己做出此类行为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会马上过来关心自己,自己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关爱 。
出现这种问题的最终原因,多是因为平时家长对于孩子的关爱不足 ,导致孩子严重地缺乏安全感与亲情照顾 ,从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所以 ,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家长就应该多给孩子一些关爱 ,在家里的时候多陪陪孩子,不要觉得孩子很小,陪不陪孩子都没关系,其实孩子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能够感觉到父母身上的安全感了 。
②孩子的身体不舒服,发育出现了问题
孩子撞头的行为 ,也可能是身体上产生了一些异常问题 。就比如说,孩子出现了发育迟缓的问题 ,导致孩子的脑部发育异常等 ,那么孩子就可能会出现撞头的行为 。
当然 ,宝宝有时候生病了 ,也可能会使用撞头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不适 ,就比如头晕、头疼等症状出现时 。孩子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撞头的感觉能够让他们从疾病痛苦中解脱 。
想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家长们需要做的就是做好日常观察 ,多关注孩子的身体情况 ,当孩子的身体出现异常的时候,及时的带孩子就医治疗,以免孩子遭到病痛折磨而选择撞头缓解 。
除了这些原因,孩子还有可能是因为在发育期精力过于旺盛而撞头,不过孩子如果能够通过玩耍、学习等途径消耗精力 ,那么就不会出现撞头的情况了 。
③是孩子的一种情绪管理方式 ,多用来释放情绪压力
造成宝宝撞头的最常见的一个原因,其实还是因为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较差。孩子和大人一样 ,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 ,但是孩子又和大人不同,他们不知道如何去管理自己的情绪。
就比如孩子高兴的时候,可能会不分场合、不分地点、不分时间地去表露自己高兴的情绪。但是有些时候,正面或是负面的情绪对宝宝的心灵冲击较大 ,宝宝产生的情绪波动较强 ,而宝宝又无法短时间内有效的将这种情绪给发泄出来 ,就可能会形成一种情绪紧张的状态 ,这个时候 ,孩子就可能会通过撞头的方式将情绪压力释放出来。
当然 ,孩子在发泄情绪的时候,可能还会表现出咬人 、大叫等比较激烈的方式 ,这和撞头的行为不同,但是对孩子来说意义是相同的 。
02
情绪管理能力会对孩子带来哪些影响 ?
《家庭教育 :中小学版》中提到:孩子的情绪出现问题,不仅会给别人造成困扰,影响人际关系,同时也给自身的身心发育带来不良影响。
《家庭教育:中小学版》中提到 :孩子的情绪出现问题,不仅会给别人造成困扰,影响人际关系,同时也给自身的身心发育带来不良影响 。
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不足,其实不单单会让孩子出现撞头的行为,还会给孩子带来很多其他影响 :
1)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心理环境建设
当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较差的时候,孩子就会出现无法管理自身情绪的问题,从而产生多种心理问题。
比如情绪管理能力较差的孩子 ,本身一般都是“玻璃心” ,习惯于将他人的错误归咎到自己身上,如果孩子的父母吵架 ,孩子就可能会觉得是自己的原因让父母吵架了。
另外 ,因为孩子不懂得情绪管理 ,就可能会经常受到负面情绪的侵扰,导致孩子的心理压力增高 ,负面心理严重,从而变得郁郁寡欢、缺乏安全感等,甚至还可能会质疑生命,做出一些极端行为 。
更重要的是 ,情绪管理能力差的孩子,还可能会对一些心理做出错误的判断 。就比如说孩子有一个优秀的朋友,孩子本来心里是觉得骄傲自豪的,但是孩子可能会错误地认识自己的感觉 ,让自豪变为了嫉妒 。
2)影响孩子融入社会、集体的效率
情绪管理能力差,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情绪不稳定 ,而拥有这种特质的人 ,是很难融入集体、安于社会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有一个同事 ,但是他每天都会经常毫无征兆的对你发火 ,亦或称赞,让你总是摸不着头脑 ,那么你愿意与他合作吗?显然是不是的。
人们在共同做某件事情的时候 ,需要的就是与同伴的知己知彼,这样才能够共事 。
孩子也是一样的 ,要是孩子动不动就哭闹 、动不动就激动 ,那么也不会有哪个孩子愿意与这样的人做朋友的 ,更别说一起合作做一些事情了 。
所以,情绪管理不好,将会很难融入集体 。
3)影响孩子的自我发展
孩子的情绪不稳定,将会让孩子出现严重的自卑倾向,从而让孩子无法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能力 、优点 、长处等,而只会在意自己的短处 ,并且还会无限的缩小自己的优点,甚至会从奇怪的角度将自己的优点看成缺点 ,或者是不承认自己的优点等等。
当孩子形成这样的习惯之后 ,孩子将会完全地否认自己 。而我们都知道 ,孩子要想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 ,必须具备自强 、自信 、自立三个特点 ,这样孩子才能够茁壮成长 。
但是完全不认可自己的孩子,是根本无法拥有这三个特质的,从而影响孩子的自我发展。
03
如何帮助孩子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教育导刊月刊》中提到: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作为其心理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乃至幼儿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育导刊月刊》中提到: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作为其心理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乃至幼儿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可以确定为影响孩子一生走向的重要因素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对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进行锻炼 ,提高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
●育儿先律己 ,家长要做好模范作用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本身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因为单靠语言表达,孩子可能不懂 ,但是家长身体力行的话,那么孩子就能够从家长的具体行为中获得清晰的认识,从而更好的理解如何管理自身的情绪。
●帮助孩子充分认识情绪、了解情绪
孩子是可能对自己的情绪产生误解的,就比如我们之前说过的,孩子把自豪当成了嫉妒 。所以,很多情绪在出现的时候 ,孩子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的情绪是怎样的。
而家长需要做的就是 ,在孩子出现情绪的时候 ,引导孩子去认识自己的情绪 ,让孩子了解自己当时处于怎样的状态,这样孩子才会寻求更合理的方法来释放情绪。
●着手引导孩子去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最后一点 ,就是要教会孩子如何去表达情绪。比如,孩子非常地愤怒,那么家长就需要告诉孩子 ,在什么样的场合可以使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如何才能够做到自我平息愤怒 ,怎样才能够将愤怒的情绪逐渐减轻等等 。
04
写在最后
情绪是每个孩子都会有的正常心理因素 ,但是孩子可能会因为不知道如何去发泄情绪而做出一些类似撞头的自残行为。
这时候 ,家长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学会如何正确的去释放自己的情绪 ,避免做出一些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 ,以保障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